五十肩的命名

五十肩命名由來

五十肩向來是肩部疼痛第一位想到的疾病,它在西醫正式的醫學名稱是「沾黏性肩關節囊炎」(adhesive capsulitis)。

五十肩的名稱非常多,早在1934年,Duplay即以「peri(周圍的)-arthritis(關節炎) scapulohumerale(肩胛骨)」來說明這個疾病的症狀,翻譯起來就是「肩胛骨周圍的關節發炎」,當時,與「關節囊」的關係尚未明朗。

到了1934年,Codman發現這個疾病有個與眾不同的特色,當疼痛僵硬角度受限一陣子後,會有自行不痛的狀況發生,如同冰塊結凍後又退冰的過程,因此稱之為「frozen shoulder」,翻成「凍結肩」或是「冰凍肩」,此名稱亦是目前英文使用的主流,甚至許多醫學論文,也是直接使用「frozen shoulder」這個詞。

又過了十一年,Neviaser (1945)正式的指出了病灶是「關節囊」,以「adhesive(黏連) capsulitis(囊炎)」描述了這個不明原因、關節囊沾黏在一起的疾病。

他認為,這是一種「慢性的關節囊發炎及纖維化」,也是因此,才發展出後續針對「關節囊」的「肩關節囊擴張術」、「內視鏡」及「鬆動術」等治療,都是以Neviaser 的發現,才讓這個疾病成為醫療可以介入治療的疾病。

除了外來語種,中文世界自有一套自己的相關名詞系統。

當代中國使用的相關名詞為「露肩風」、「肩凝症」及「肩周炎」,在中醫典籍中也有不少記載,如以「疼痛」做為症狀辨別的「肩痛」、「痹症」、「肩痛周痹」、「肩背痹痛」、在《靈樞.經脈篇》及《針灸甲乙經》有「肩不舉」以「角度受限」做判斷的定義方式,對比之下,與當代西醫觀察到五十肩三大臨床表徵「活動疼痛」、「角度受限」以及「夜間疼痛」所差無幾,但不完全是專屬於五十肩的用字,尚涵蓋其它肩部疾病的可能。

至於台灣最常使用的「五十肩」,則是受日本影響,以「好發年齡」做為命名方式,因為此疾的特色,正是好發在50歲上下(50代),甚至40歲以下的肩痛,在西醫的教科書上是以「rare」(罕見的、稀少的)描述之,顯見日本在疾病人口學觀察上,相當精準,也獨樹一格。

雖然五十肩是個具有歷史感及文化深度的疾病,但,真正的五十肩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多。

流病學統計起來,每一百個人只有二至五個人是真正的五十肩(糖尿病族群則是比一般人高五倍);或許是因其緩慢且糢糊的病程進展,再加上它自己的名稱也經過不少流變,若非專科,實在會對它的眾多名稱感到頭昏腦脹,更不用說「活動疼痛」、「角度受限」非特異性的症狀表現,使它易與其它肩部疾病混淆。

在其病因不明、症狀糢糊又名稱多多的情況之下,光是分辨「這個是五十肩」跟「這個不是五十肩」,就相當不容易啊!